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月光皎洁清辉,朦胧夜空;太阳炽热奔放,点燃黎明;火把腾起燃烧,照亮前进的道路。于我而言,读书点亮了我人生的路。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的一生不断的在战斗,是全世界人公认的枭雄、战神,而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以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闻名于世,给予了人们前进的动力。他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海伦一岁时不幸因病变成了盲聋哑人,一开始的她对生活是失望的,更是绝望的。消极的她非常暴躁,常常摔东西以宣泄自己的情绪。她希望得到光明,得到关爱。直到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她成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字,体会到不同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她感受到了爱,那个隐藏在冰冷的心底深处的小火苗,随着心脏的跳动急速扩张,一颗心变得炙热,那饱含着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后来海伦凭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大学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一个患聋盲哑的残疾人能做到此,堪称奇迹。他这种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震撼世界。想想这若是换成我们能坚持下来吗?海伦凯勒用心观山川河变,听鸟唱蝉鸣,用心去体会生活的美好。人的幸与不幸并非命中注定,而是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所决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而我们呢?有的人连一本书都不能坚持看完,更甭提做事儿了。今天看几眼这本书,明天瞅两眼那本书,全凭自己的喜好,几月过去了,仍是一点儿长进没有。读书对我们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读书之益,是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之益,是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之益,是左宗棠的“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本书便是一个世界,徜徉于浩如烟海的书籍,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独特意境。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家国情怀;鉴“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的高尚品质。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观赏异域风情,随星野道夫在《寻找光的旅程中》品味阿拉斯加,与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领略欧洲风情,随汪曾褀于《人间草木》中沉淀生活,陶冶情操之余又能增长见识,岂不是一举两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话启示我要投身书海,沉淀自己,必然会等来厚积薄发的一日。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曾经称霸一时的孙权都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拒绝读书呢?一本好书便如一位良师,一位友人,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与之为伴,共同成长,充实生活,丰富自己,不断前行,一直向上。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典籍,在升腾的雾气中体味墨香氤氲的雅韵,好不快活。就让我与书为伴,让书籍成为人生路上最闪耀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