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读后感1800字

admin2022-08-26 15:39:58.0读后感862

  “教育”这一词,说说简单,只不过是嘴皮的上下翻动,写写也简单,也不过是手腕的左右旋转,但是真的要把它拆分开来做解释,那真的是难倒古今中外一大批学者教授了。作为教学生涯才刚刚起步的我来说,那就真的更难去解读“教育”的本质了。

  读了莫国夫老师的《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一书,里面有一文——《为什么说教育似农业》,讲述了莫老师觉得教育似农业的一些想法,这个点,让我非常感兴趣,随即也生发了一些思考。

  “教育似农业”这个比喻最早来自吕叔湘先生,在吕叔湘先生看来,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当然,这个也得到很多教育者的赞同。比如叶圣陶先生就夸赞道:吕先生这个比喻说得好极了,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莫老师也在书中提到:教育似农业,还在于教师和农夫的工作都需要扎根现场,农夫扎根土地和田野,教师扎根教室和课堂,最需要的是日不间断的劳作和对现场的热爱!学生的心灵恰如土地,不长庄稼,一定会长荒草。
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
  说的在理,但结合我自己浅薄的教学经验,我对教育到底像不像农业却有一点不同的理解。

  的确,就像大多数教授学者认为的那样:农业生产需要为种子自己的发芽开花结果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教育也需要为学生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包括必要的设施设备、安全的活动环境、平等自由的文化氛围、合情合理的行为规范等。可是,教育毕竟不是农业,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重要区别乃至根本区别。因为有这些区别,所以就不宜大而化之地说“教育类似农业”了。

  首先,从对象上来说就是不一样的:学生和农作物(种子)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虽然都是有生命的,但此生命非彼生命。学生不仅有皮有骨有血有肉,而且有欲有求有情有感,是“灵与肉”两位一体的活生生的人。农作物则不是。你或许会说农作物也是有皮有骨有血有肉的,只不过和人的皮骨血肉不同而已,但你不能说农作物也是有欲有求有情有感的。在这一点上,人和农作物的差异远大于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异。总之,农作物再怎么说也只是“物”,而学生说到底则是“人”,这就最大程度地决定了两者的不同。

  其次,教师对待学生不同于农民对待农作物,这两者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农作物是物,学生是人,就如我上一点所说,因此,农民和农作物的关系是人和物的关系,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则是人和人的关系。作为人和物的关系,农民和农作物之间除了不平等,还是不平等,农民和农作物之间不存在心灵互动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农民对农作物拥有全部的权力,包括选种、收藏、播种、耕耘、除害、收割、食用或出售等等;农作物则完全处于被支配、被使用的地位。应该说农作物本身没有权利,只是被使用被分配,当然也是没有思想和反对的权利。只不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并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而作为人和人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必然存在因社会角色不同而带来的地位及权力上的不平等之外,还必须存在因为同样是人、同样是公民而应享有的人格上及法律权利上的平等,必须进行以此为基础的心灵互动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这个平等对话真的就是非常重要且典型了。如果没有这种平等对话,有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有效指导、有效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发生,自然也就不存在“收获”一词了。

  有人说,那学生和种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农民在播种时权利是非常大的,可以自由挑选,自由丢弃那些干瘪的、变质的种子,留下自己认为有“潜力”的种子,方便获得更大的收益。教师则完全不行,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能像农民丢弃不合格的种子那样将看上去不怎么聪明、有点不顺眼或者似乎有“问题”的学生拒之于教育门外。不仅如此,教师对这些学生还得倾注特别的关爱和指导。即使是那些因肢体或智力障碍而不便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学生,法律对于保护他们的受教育权也有相应规定,要求为他们专门设置特殊学校。也就归结为,农民不会为了一切种子,而教师则必须为了一切学生。

  光凭这两点,我觉得说教育似农业也有点牵强,教育的内容太复杂且难,不能说的简单化,也不能单纯地类比,只能说教育的某些方面像农业,可不能是一概而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