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200字

admin2022-08-26 15:37:13.0读后感509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自传书,乍听书名,就觉得有些意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只是很多人终生只能仰望。美其名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工作中很多消极状态都是我们在庸人自扰。如果一个人连飞的勇气都没有,或许注定一生都看不到山上的风景,也装饰不了别人的梦。

  书中主要讲述的是,在爱荷华州的巴克峰,有一个信仰摩门教的家庭,女主塔拉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负责旧物回收,孩子们负责搬运,他们在与世隔绝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生物链”。

  塔拉的父亲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时刻为世界末日做准备,认为“学校是政府的傀儡,而家庭教育则是上帝的宗旨”;哥哥肖恩暴戾又残忍,对塔拉进行循环式的暴力行为,以爱的名义残酷地虐待着他的弟弟妹妹们;塔拉的母亲,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受其父亲长期洗脑、催眠,不仅麻木被动地承受着各种不合理的安排,还逐渐成了其父亲的“帮凶”,用家庭和爱的名义胁迫她的子女,不得做出违背父亲意愿的行为。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父亲的控制、哥哥的暴力、母亲的隐忍……让塔拉的童年,生活在巨大的阴影里,但为了家庭和睦,她将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一直生活在阴影里的塔拉,在17岁时得到了哥哥泰勒的鼓励,走向教育之门。通过教育,塔拉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荒谬与野蛮。无知令她渴望学习,贫穷使她更加努力,从杨百翰大学毕业之后,塔拉拿到了比尔·盖茨设立的全额奖学金,成了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

  在文化的熏陶下,塔拉终于意识到,自己与原生家庭无法共存,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依靠自己,与生命握手言和。当她不再为过去的伤痛耿耿于怀、不再以衡量家庭的罪恶来抵抗自己的愧疚时,她才真正的摆脱了一直压在身上让她喘不过气的“负罪感”,也终于明白:“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从塔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带给一个人的改变。教育使人眼界开阔,使人看到更多真相,而不是自己内心固执的认知,教育使人放下傲慢,懂得谦逊,教育使人理解他人,也原谅自我。

  如三毛所说,“心之如何,有似万丈迷津,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接受教育、社会经历去不断地洗礼自己。

  依稀记得在我上初中的那段时间,父亲很强势,母亲在家中几乎没有话语权,某天父亲下班回家后我认真地和他讲了这件事,希望他可以有所改变。听完我的话,父亲沉思了许久,从那之后父亲改变了许多。对于现在的我来讲,会觉得当时的话语太过偏激,不够委婉。如今自己也为人母,时常在反思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样说教孩子最易接受?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鸟,一辈子都在寻找自己的那座山,这个过程也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挫折,很多的不如意,有人相助有人依靠是件很幸福的事,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有自己能给,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经营,所有的苦难也有需要我们自己去跨越,愿我们都能活得像鸟儿一样,有勇气飞往我们要去的山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