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觉醒年代观后感1800字作文

admin2023-01-14 15:37:48.0观后感341

  看了这部剧,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人物变得更加鲜活,更是我们看到了历史人物的青春,看完还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觉醒年代》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段历史,在这个动荡不安、吃人血馒头、民不聊生的时代,唤醒民族觉悟是多么艰辛,中国贫瘸落后,人民痛苦不堪,生逢乱世或是沉睡或是觉醒,许多文人手著文章,担起唤醒民族的大任。

  开篇讲述远在日本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听到袁世凯复辟的消息后纷纷回国,只为探寻一条救国之路,为推翻旧思想,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举起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为中国引来了德先生与赛先生,他说:“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会为之改观!”在青年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提出了“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的发表宣传了新思想,为救国之路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刊物,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撰稿,其中远在美国的胡适成为撰稿人之一,令陈独秀十分欣赏,两人遥相呼应,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三顾茅庐”邀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随后新青年也搬进北大,成为北大刊物。
觉醒年代
  在陈独秀的影响下北大引进了许多新文化主义者如胡适、李大钊、刘半农等人,他们加入了《新青年》编辑部,建立统一战壕,开启了与守旧派的激烈斗争。救国救民的理想、满腔的热血,在中华大地上奔波着,前仆后继为一条不知未来如何的道路奋斗与牺牲,他们以梦想为依托,为祖国流血流汗为之献身,就像剧中陈独秀先生说的那句话一样,“我们要做那个闹钟,要唤醒所有沉睡中的人,哪怕会流血会牺牲,但只要是能唤醒民众的意识,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以前只觉得是纸上谈兵,并无深刻体会,直到此时才令我触目惊心。原来我们国家还有如此屈辱的时刻,在外交会议上,当我们作为战胜国,理应拿回属于我们的山东主权,但我们却遭到了无视,乃至轻视!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竟可轻松地把山东交给日本管辖。当我看到我国外交官只是提出正当的要求,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的时候,却屡屡碰壁,其后言辞恳切,极尽哀求,望其同情的时刻,我的心中好似关着一头被铁链束缚着的野兽一样,那股不甘,那股愤恨、屈辱感充斥了我的全身,身为一个中国人,怎能看到国家如此,又无动于衷呢?而当时国民政府闻知此事,却只会在谈判桌上权衡利弊,计较个人得失,看外国人的脸色,何等的无耻,何等的无能,在外不能御敌,在内只知祸国殃民!

  这部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辜鸿铭,他是典型的“顽固派”、“保皇党”,但他实际上是“蔑视西学,推崇国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他在演讲《中国人的精神》后让我改变了对他的认识,他的演讲告诉了那个年代的学生们要保持文化自信,相信自己的文化特性,在那个激进的年代,很多学生的思想过于偏激,正需要辜老这温良一剂,当然,我们现在也很需要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最不应该缺乏的就是文化自信。

  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场景,在黑云白水的沙岸,陈独秀与李大钊失声痛哭后的宣誓;

  一个老汉说:“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在牺牲前,陈乔年对狱友说的“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把!”;在奔赴刑场时,满脸血污却仍然壮志凌云、意气风发的背影……生机与死亡并存,可他们的步伐从未改变,永远的坚定、刚毅、从容又执着,充满着希望与阳光,本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倒在了敌人的乱刀之下,我的泪水不自觉的滴落下来。“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三国时的诸子百家,辛亥革命时期的众说纷纭,到底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最正确的道路?在当时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只有漂流在历史的长河,站在历史的最前端,回望过去,我们才会明白,顺应着时代的发展,那些至死不渝的真理往往不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并在经历过重重磨难之后,绽放着属于它的风采、熠熠生辉。

  在探索真理思想交锋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狱中的陈独秀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后,与李大钊统一了战线,史称“南陈北李”,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在网上,有一名网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觉醒年代没有续集?”另外一名网友做出了回答:“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