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万里归途电影观后感900字

admin2022-10-13 16:19:33.0观后感669

  ”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

  余华曾在《活着》一本书中这样说过,“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这句话用来形容《万里归途》这部电影恰好不过。当看到新闻上那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生命因为琐事而厌倦生活,抛弃生命时,电影里无数遥远国度的人民仅仅为了”活着“争得头破血流的画面显得那么触目惊心。我想,对于真正经历战乱的人来说,”活着“的艰难和美好并不对立,它们是那样真实而又悲壮。

  例如,《万里归途》里的努米亚长官哈桑,电影将他塑造得十分立体多面,可以说是一个惊艳的配角角色。从一开始对宗大伟的为难到得知大学同学章宁的牺牲,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他坚守民族信仰,始终站在国家立场坚守岗位、维护秩序,讨厌欺骗,将国家的灵魂深深镌刻。但当得知同学章宁便是为保卫国家与同胞被无辜枪杀后,一瞬间的惊愕、悲痛呈现于脸部空间里,种族、国家的界限在那一刻因为思想灵魂的契合被消灭。于是,撤侨行动至此有了转机。而“无论如何,活下去”这句话就是宗大伟留给这位长官最后的话。
万里归途
  但话音刚落,旗帜的更迭,哈桑的吊死令人应接不暇,唏嘘不已。此时,“活着”一词仿佛带着戏谑之意直击灵魂深处,我们不禁会想,哈桑一直以来守住的底线、守护的国家真的值得吗?正如白桦文章里这样一句话,“你总说要爱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你吗?”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哈桑的死已经毫无意义,但未来的人还要继续为这个问题而陷入无尽的思考,不管答案如何,“这个世界会变好的”是所有国家人民盼望也终将到达的彼岸。

  ”国家有力量,人民有归途“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其实是相互呼应的,皆是撤侨的一部分,电影采用插叙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整个撤侨的时间线,因而在看到影片末处”在回国的飞机上,当广播响起,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我感到莫名的敬畏和欣慰,眼泪和此刻坐在飞机里的同胞一起淌落,滚烫而又炙烈。

  或许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从未思考过,国家给予我们了什么?可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明白那是一种底气,一种独立自由富强的力量,它让我们在世界各地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到哪儿,都无须畏惧,都始终有返乡的归途。

  且那归途不仅是具象的32万6713步,更是抽象的国魂,引领着我们”回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