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人间草木读后感1500字

admin2025-01-22 15:52:39.0读后感270

  假期闲暇,最适宜读《人间草木》,带着一颗闲散的心才能读出懂汪曾祺的生活哲学。

  忙碌的人是读不懂汪曾祺的,他们脚步匆匆,目光被日程表上密密麻麻的事项填满,无暇顾及檐下葡萄的膨大、梧桐在秋风中飘落。

  追名逐利的人也是不懂汪曾祺的,他们满心满眼只有功成名就的荣耀、财富堆积的满足,却不知一朵花里、一场雨中里蕴含的质朴真味。

  第一次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只觉文字质朴平实,如同与一位老友闲话家常。这两天再读时,却似被引入一座静谧花园,繁花似锦、草木葱茏,每一处角落都藏着生活的惊喜与温情,让人深深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汪曾祺先生对草木有着独特的情感与细腻观察。他写葡萄,从葡萄的种类、种植,到如何采摘、酿酒,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他对这种植物的热爱与熟悉。在他的笔下,葡萄不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承载着岁月与记忆的载体。映像最深的是《葡萄月令》,因为在这一章里汪先生完完整整地记录了从一月到十二月葡萄的生长周期,将葡萄在各个月份的生长情况和农事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从一月“葡萄藤”冬眠开始又记录到十二月份再次冬眠,形象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循环往复的奥妙。内容平淡真诚,却又娓娓道来,看似流水账,实是一副温暖身心的治愈良药。他写梨花“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写到“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联大的女同学吃萝卜成风……她们一边谈着克列斯丁娜·罗塞蒂的诗、布朗底的小说,一边咯吱咯吱地咬萝卜。”“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铺了稻草,喧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觉。”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果蔬,他只是用他独特的方式,细腻的观察将这些常见的东西融入生活中,记录着他的生活,让人在平凡中感受生活的质朴。
人间草木
  书中对各地美食的描写,更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间烟火图。他笔下的昆明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这般奇特的描述,不仅没有让人觉得厌恶,反而勾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当读到“入口细嚼,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觉得: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好吃的东西”时,干巴菌的美味仿佛能透过纸张传递出来。这不仅仅是对美食味道的描绘,更让我们看到美食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和人情冷暖。

  汪老先生带给我们的美,是偶然的、存在犄角旮旯的,他总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美,努力发掘并表现出来,就像他自己说的“美,多少是要包含一点偶然的。”而这些美之中,是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的是温暖,就如同他这个人一般,一个“人间送小温”的人,他也一定是一个温暖、善良的人。

  他一生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心。在他眼中,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草木虫鱼,还是饮食住行,都充满了趣味和意义。“你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这是书中让我深有感悟的一句话。不管是在动荡的年代,还是在和平的年代,汪老一生都在践行着这句话,他执着热爱着生活、热爱着平凡的时光。他写他走过的地方,四川、福建、泰山、天山等;他回忆他联大的师友,沈从文先生、金岳霖先生、吴雨僧先生、闻一多先生等,到了晚年,他又从容而安、自得其乐。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琐事困扰,抱怨命运的不公,忽略了身边那些简单而纯粹的美好。而汪曾祺先生告诉我们,即便生活平淡如水,也能从中品出甘甜;即便遭遇挫折困难,也能以微笑和乐观去面对。

  《人间草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它藏在清晨透过树叶洒下的阳光里,藏在街边小吃摊飘来的烟火气中,藏在与家人朋友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应像汪曾祺先生一样,拥有一颗细腻而热爱生活的心,去发现、去感受、去珍惜这世间的草木情、人间味。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温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