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围城读后感900字

admin2022-12-16 14:32:32.0读后感228

  说起读这本书的缘由,刚开始只是因常听到身边人说起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城外的人想要进去,城里的人又想要出去。”听的次数多了,就不由产生了对作品的好奇心,以至于后来有幸读了此书。

  《围城》,顾名思义,一座被包围起来的城。很多人说这是一部钱钟书先生叙述婚姻的书,而对于我这个学生来说,涉世未深,还不懂得这其中的深意。我只觉得,钱先生的这部《围城》里用极致的幽默去揭露了一个其实生活在我们很多人心城里的自我形象——方鸿渐。

  在《围城》这本书中笔墨用得最多的莫过于方鸿渐。方鸿渐初出国时,带着家中所给的学费出去旅游看事,并未前往读书。临时回国托人买了个假文凭交差,这样的不思进取,因为他后来当大学教授被开除奠定了基础。回国后,方鸿渐遇到了很多机遇,不过大多都未曾把握。
围城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赵辛楣推荐他去当大学教授这件事情。到学校后,校长已然发现她学历作假,将教授职位改为副教授,这时方鸿渐没有一丝危机感,反而让他觉得很是满意。因为他教的是冷门科目,所以图书馆没有什么教材可用。他便把唯一的一本书拿来照本宣科,然而,便导致这堂课无趣,他课堂上的学生越来越少。他深刻知道自己这样下去,有被学生开除的风险。不过也是心中担忧并未改变,后来英文学习缺少一位英语老师,请他代课,这亦是给他的一次机会,不过他依然得过且过。再次开学后并未收到应聘书,在这儿又失去一次机会。后来赵辛楣推荐他,当图书馆的管理员,不过呢,结局都与之前一样。

  读到此处,我脑海里忽然闪过曾经看过的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真本事的人,即使给你提供再好的机会,也没有能力好好把握住。年轻时没有品过读书的苦,人到中年就要尝生活的苦。”当时,觉得这话太过刺耳,不自觉屏蔽掉了,没想到如今读钱先生的书,居然找到了对号入座的人物。

  钱先生在书中描述方鸿渐对待学业的态度的话让我很有感触,“一个人年少时怎么对待学业,将来就会怎么对待工作。”方鸿渐对待学业的态度,注定了他之后必须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从方鸿渐的身上,我也仿佛看到了自己心里的那个懒惰的自己,不由心生波澜:读书,是一个人成长、认知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此刻的我们正值求知上进的好年华,如此荒废懈怠,最终都会成为自己打脸的巴掌。

  同学们,“幸运只眷顾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对手莫过于自己,只有走出安逸懒惰的自我,才能迎来成功奋进的人生。

1 2